一般的药物不能冷藏的,有些非处方药是必须冷藏的,还有部分维他命可以冷藏。
冷藏是冷却后的食品在冷藏温度(常在冰点以上)下保藏食品的一种保藏方法,尤其对于果蔬,主要是使它们的生命代谢过程尽量延缓,保持其新鲜度。
一般冷藏温度为-1℃~8℃,采用此温度贮藏的冷库常被称为高温冷库。通过降低生化反应速率和微生物导致的变化的速率,冷藏可以延长新鲜食品和加工制品的货架寿命。对大多数食品来说,冷藏并不像罐藏、脱水或者冻藏那样能阻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只是能减缓食品的变质速度,因此实际上是一种效果比较弱的保藏技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品在冷藏条件下都能延长货架寿命,比如有些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及部分蔬菜如果在它们的冰点以上3~10℃内储藏,会发生冷害,而面包在低温下老化速度加快。
部分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相关说明参看药品的说明书。
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上都会标明药物所需的储存状态是常温、阴凉处还是冷藏等。常温表示药品放置温度需在2℃-30℃之间,阴凉处指2℃-20℃,冷藏指2℃~8℃。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注意观看药品说明书中的标示,将药品储藏在适合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注明阴凉处或者冷藏的药品都应该放进冰箱里储藏。
不能放的药品:
1、常见的糖浆类药物如止咳糖浆,低温储藏会致溶解度降低,析出糖和药物等沉淀,导致药物浓度改变,服用后会影响药效,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一般来说,糖浆最佳保存温度在10~30摄氏度,避免阳光直射,开瓶后保质期为1个月。
2、皮肤外用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扶他林软膏、皮炎平软膏、硝酸甘油软膏等,不宜低温保存。温度过低,会致药物分层及软膏溶剂本身发生化学变化,影响浓度和药效。这类药物要放在室温环境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3、气雾剂、喷雾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等不宜低温保存,否则易发生喷药不畅,药雾不均匀等。因为低温会导致药罐内外压差变小,抛射剂(药物的喷射动力来源)气化不完全。
4、一些注射剂如胰岛素针剂开始使用后,不宜放在冰箱。若将它反复置于冷热环境中,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成注射量不准,更易失效。并且冷藏保存的胰岛素,如果在未恢复到室温前就注射,会引起疼痛,也会增加对皮下组织的刺激。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胰岛素等,在不超过30摄氏度、阴凉室温环境中可保存1个月左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将药品尤其是开封后的药品放入密封的塑料盒或瓶中,再放入冰箱,可以防止药品受潮。
2、药品与冰箱之间至少留1-2厘米的空隙。
3、最好在放置药品的位置放个温度计,以监测冷藏室内的温度。
总之,按照正确的方式储藏药品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也很难保证不会有其他原因导致药品变质,因此吃药之前必须先检查。一旦发现药品与原有的性状不同,即使药品仍在有效期内也应停止使用。另外,如果在冷藏室保存的药品发生冻结,即使化冻后外观没有发生变化,该药品也不能再使用。
望采纳。
大部分药品都要求在常温、阴凉处保存
不超过30摄氏度气温的情况下,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
如气温过高,一些药物,如栓类药品,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易受潮的药物,如干酵母、复方甘草片等,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保存,以免受潮
具体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或者遵照医嘱
中药
有的人习惯于把一些暂时未用的中药材存放在冰箱里,认为这样可以长时间保存。其实,这种做法是不适宜的。因为把药材放进冰箱里时间一长,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材,而且容易受潮,破坏药材的药性
对一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鹿茸、天麻、党参等,如需长期保存,可用干净的铁锅,放入适量的糯米或粘米,慢火炒至焦黄。先把药材放入一只清洁的密封度高的玻璃樽内,再放入变凉后的炒米,将樽盖旋紧,然后把它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这样就可以延长药材的贮藏时间了。
中药不宜放在冰箱里,药材放入冰箱内,和其他食物混放时间一长,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材内,而且容易受潮,破坏了药材的药性,所以对一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鹿茸、天麻、党参等,若需长期保存,可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瓶内,然后投入适量用文火炒至暗黄的糯米,待晾凉后放入,将瓶盖封严,搁置在阴凉通风处
要看药品储温要求,同事还特意买了台海尔BD-50EN给家里人放药品使用,毕竟有的药品要求温度
但放冰箱之前最好区分哪些可以放,哪些不可以,可放在冰箱里的药物最好与食物分开药物可以放在塑料保鲜盒里密封好
当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片剂药物最好别放冰箱,毕竟里面的环境有些潮湿,药性也容易发生变化
建议最好药品在冰箱有独立的储存区
可以
1.中药熬好放冰箱能放5至7天。但是熬好的中药一般当日服用或者是隔日服用效果比较好。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如果是密封了的话,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如果有冰箱,可以存放大约5-7天,但是最好是5天之内服用比较好。

2.目前代煎的中药汤剂最常见的包装是真空密封包装,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2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多,则变质更快。

3.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